第117章 流水无情-《珠联璧合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年关将至,  宫中特别繁忙,  柴氏让宫中几位妃嫔都免了每日到慈元宫请安,  此刻正与内府商议诸项事宜。

    高墉说道:“皇后娘娘,  晋王府离宫特别近,您要是想小公子了,  叫人出去传一声,半个时辰就能见到了。”

    柴氏闻言,  弯了弯眼角,  又问道:“合规矩么?”

    高墉微笑:“是的。这件事也已经问过皇上,  皇上是准了的。晋王本就是位同皇储,  为了及时处理大小政务,  离宫近一些也是应该的。”

    柴氏点了点头,  随手翻开册子。她原本没想到皇上会这么快封萧铎为晋王,原以为满朝文武要闹腾一阵。眼下看来风平浪静的,  她又觉得不正常。她将心中的疑惑告诉皇帝,皇帝说她是疑心病。但愿她多疑。

    柴氏又问高墉:“我让你给宋家送的礼物都送过去了么?也顺便说了赵将军的事?”

    高墉面露难色,  斟酌着字句说道:“送了。但宋大人的意思是,宋小姐非赵将军不嫁。”

    “宋莹竟如此坚决?”柴氏原因为宋莹只是跟京中大多数的闺秀一样,  因为赵九重屡建功勋,风头正劲而对他青眼有加。若赵九重已经扬言不娶,女孩儿的脸皮薄,  想必就算了。没想到像是认定了赵九重一样。

    “宋小姐还说这件事就不劳皇后娘娘费心了,她会自己找赵将军说清楚的。”高墉说道。

    宋莹向来是个主意大的,凭她的条件,  只有她挑别人的份,是以宋家都不着急,柴氏自然也不会插手管这件事。她只是怕因为一个赵九重让宋薛两家闹了不愉快,两女争一男到时候就有点难看了。淑妃又是那种看似懦弱,内心又不愿服输的性子。

    “也好。淑妃那边可有什么动静?”柴氏又问道。

    高墉想了想说:“淑妃娘娘倒是没什么动静,就是最近薛小姐往雍和宫跑得很勤。说是帮着祁王择拣王妃。”

    胡丽妍的事情不成之后,柴氏就帮着萧成璋相看了一些家门清贵的小姐,把画像一并送到了雍和宫。半年过去了,薛氏横挑鼻子竖挑眼,就是没有看上的,迟迟没有答复。柴氏也不催,知道她心气高,但是若给她一个有本事的儿媳妇,指不定能在宫中搅出什么巨浪来。有她这个皇后压着,顺便把把关,好歹能让萧成璋娶个贤惠的妻子。

    “娘娘您也知道,祁王的心思都在那位罗氏的身上。倒也不是淑妃娘娘故意拖延时间。”

    柴氏叹了口气:“我明白。若是从前,他喜欢便也罢了。可如今他的身份,怎么能再娶罗氏做正妻?罗氏的性格本宫知道,是宁折不弯的,也不肯做侧妃和小妾。皇家的子息本就单薄,皇上盼着两个王爷都能开枝散叶呢。这件事,本宫有空再跟祁王好好谈吧。”

    高墉知道是这个理。他作为邺都的旧人,比外人都清楚萧家的事。本来他若想继续服侍皇帝,就要净身做宦官。帝后仁慈没有舍得,就给他个內府监做,他对几位主子感恩戴德,自然是十分忠心的。

    高墉从慈元宫出来,今日天晴,花园里的梅花开得格外好,暗香浮动。他从手下的托盘上拿起礼单看了看:“走吧,下一个去雍和宫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雍和宫里,薛锦宜正伏在薛氏的腿上哭:“姑姑,您说我是不是这辈子都嫁不出去了?我以前喜欢表哥,他看不上我。现在喜欢一个赵九重,人家还是看不上我!我到底哪里不好?因为我比不过那个宋小姐吗?”

    薛氏亲拍着她的背说道:“你怎么会比不过宋小姐?我听皇后的意思,赵九重是你们两个都没看上。我猜啊,他心里八成是有人了。你就不说了,那宋莹是京中多少贵公子争相求娶的对象,做个王妃都不在话下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姑姑!”薛锦宜着急地跺了跺脚,“您怎么还夸别家的人!”
    第(1/3)页